长期以来,西安理工大学统一战线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统一战线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坚决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建发展之言、聚同心之力、做兴校之事,做服务决策的“智囊团”、教学科研的“生力军”、立德树人的“领头雁”,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作为,为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进九三学社,分享他们的荣誉与感悟。
孜孜不倦科研路 矢志不渝求卓越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一路走下来,其实并不容易,还是因为热爱吧,才让我们走得这么远。”九三学社西安理工大学委员会前主委李怀恩教授和社员王东琦副教授感慨道。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各种“城市病”和水环境问题凸显。与一般城市相比,缺水型城市大部分地处黄河流域,不仅有城市化带来的面源、点源水质污染问题,还存在河道流量的先天不足,使其水环境极易恶化,水环境质量保障与改善面临严峻挑战。
2012年以来,李怀恩教授带领的非点源污染与海绵城市研究团队,为了解决缺水型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城市面源污染控制措施优化配置方法,为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助力沣西新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生态水文示范点。城市点源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为城镇污水氮磷和新兴污染物处理提供了重要支持,研究成果获得美国水环境研究基金2019年度拉尔夫·富尔曼奖(杰出水质学术实践合作奖)。
河道生态流量保障与流域生态补偿研究成果,为渭河生态环境改善与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制度的持续实施提供了支撑,促进了水源区的水质保障与集中连片贫困区秦巴山区陕南三市的脱贫攻坚。以再生水补水的城市水系水质改善与维持关键技术为西安黑臭水体治理和水质保障提供了支持
该项目研究成果在Water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中国环境科学、水科学进展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2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76篇,累计引用1187次,获批专利6项,培养博、硕士研究生53人。目前,课题组研发的各项关键技术与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关中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与提升,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为缺水型城市品质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2022年4月,由李怀恩教授和王东琦副教授参与主要研究工作的“缺水型城市水环境质量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一次就成功的实验往往价值不大,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们有80%的时间都在失败,如果想要成功,就不能害怕失败。” 从事科研数十年,李怀恩带领团队始终如一,负任在肩,勤研不辍。
一片丹心助创新 满腔热血沃新花
“教育就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双方经过思维碰撞找到问题的最优解”。九三学社西安理工大学委员会委员张纪军说道。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坚持教学相长,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协同育人。张纪军鼓励学生要有“闯劲”,从实践探索中获得新知。他不仅是学生实践道路上谆谆教诲的导师,更是学生漫漫成才路的引路人。
2022年8月,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结果公布,张纪军及团队指导学生的参赛项目《基于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的航空科学体验馆策划和设计》,在产业命题赛道中,历经重重考验,最终荣获陕西赛区金奖,他和另一名委员王一川共同指导的参赛项目《基于时间戳技术的原创作品交易平台建设》,荣获陕西赛区铜奖。
如今,该项赛事已经成为参赛面最广、参赛团队最多、参赛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本届大赛共有1450万余人报名参赛,参赛项目340万余个,覆盖参赛国家和地区111个,参赛项目数、参赛人次均创历届新高,真正实现了“百国千校万人”参赛,竞争异常激烈,获金奖比率近万分之一。
张纪军与其团队斩获殊荣,充分展示了学校教师与学子的风采,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水平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展现了九三学社科研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突出成果。
此外,作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建筑与环境设计艺术委员及陕西省室内装饰协会室内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张纪军荣获了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国内建筑装饰设计领域的重要奖项,2021-2022年度国际环艺创新设计(华鼎奖)金钻奖。一件件得到投资人与业界一致好评的建筑环艺设计作品,背后都凝聚着他耗尽心力的付出与坚守,十余年设计生涯,他为工作挚爱无悔。
在西理工统一战线教育和科研人的日历里,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他们说,只有钻进去,投入时间与精力,才会有所回报。在教育和科研的星辰大海中,他们将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继续怀揣“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与决心,一直徜徉在热爱的工作领域,栉风沐雨,载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