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10月29日,民盟西安理工大学委员会组织30多名盟员来到位于陕西省旬邑县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栏革命旧址,参观马栏革命纪念馆,瞻仰革命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途中还特意邀请了原校统战部长高锦延老师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述马栏革命历史,重温红色记忆,近距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大家倍感受益。
马栏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旬邑县马兰村,距县城53公里,是关中平原北上黄土高原的咽喉要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大旗,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革命政权,苍茫雄浑的马栏山,留下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这里成立。1937年4月,关中特区党政军机关迁驻马家堡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关中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仁人志士和军需物资通往延安的主要驿站和红色通道,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1939年10月至1949年4月,马栏是中共关中分委、中共关中地委和陕西省委等机关的所在地,习仲勋、汪锋、李维汉、张仲良、赵伯平、高锦纯、张德生、文年生、王世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长期工作和战斗过。陕北公学、鲁迅师范、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先后在这里办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
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大家参观了马栏革命纪念馆,瞻仰了马栏革命纪念碑。三层的纪念馆分为八个展室,采用图片、实物、人物雕塑、浮雕、硅胶人物、场景复制、泥塑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关中特区、关中分区革命史,再现了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的丰功伟绩。纪念馆内一件件烈士的遗物、一张张战争时期的图片,把人们带回到了革命先辈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革命先辈们用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坚持理想并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他们是我们的光荣与骄傲,是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爱戴的楷模。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广大盟员发挥各自优势,不断用手机拍摄记录所见所闻,并用QQ、微信等形式将参观的实景传递给更多同事和亲朋好友。
通过参观和聆听讲解,大家深入了解这一时期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以及人民生活的蓬勃发展情况,对老一辈革命家在马栏领导中国革命波澜壮阔、艰难曲折的辉煌历程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先辈们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了革命理想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人感动,思想和心灵都得到了洗礼和升华。途中大家还围绕十九大精神,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党派建设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增进了感情,增加了友谊。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积极履职,发扬“马栏精神”,围绕“五个扎实”新要求,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姚秉华撰稿)